2017-01-31
據中國大陸官方說法,近期中國大陸管控企業對外投資政策主要的是針對在房地產、酒店、影城、娛樂業、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「非理性對外投資」傾向,以及大額非主業投資、有限合夥企業對外投資、「母小子大」、「快設快出」等類型對外投資。 2015年與2016年中國大陸企業海外投資或併購爆發性成長,但除了取得海外市場、技術與品牌等企業成長目的外,尚有許多是「非理性投資」或非主業投資。而中國大陸管控企業對外投資之原因主要有1.抑制資本外流、防止權貴階層轉移資產與管理非理性海外投資。 政策影響包括1. 減緩外匯儲備持續減少的壓力(但資金淨流出的格局恐難逆轉)、2. 海外房地產投資受限,資金回流到境內,對於房市泡沫的問題恐會雪上加霜、3.除非滿足相關戰略與目的或政府需要,中國大陸其他的民營企業想要在海外併購,將會愈來愈困難與4. 外資企業資金的運用將會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,如外資企業的利潤轉為外匯移出中國大陸亦可能會受限。
相關檔案:本文刊登於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7年之《大陸與兩岸經濟情勢簡報》(PDF)(檔案下載)
※如要下載,請先登入會員。